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章 古井3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早早用掉了两板。

    几个法医分工明确,开始解剖,刀剪齐飞,一会儿就暴露出了重要的脏器,脏器没有发现任何损伤,颈部的肌肉也是丝毫无损,我开始有点紧张起来,事情至此,外力致死已经真正被排除。我倒不是害怕刚才跟老王说过是抛尸案的事,我怕的是明明有重要迹象表明是个案子,最后却弄成个死因不明,哪怕是抓到了嫌疑人,也没有办法定罪。现在手腕部的损伤和异常体位的尸斑分明就是提示是杀人案件,如果找不到死因级别的重要依据,那我的这块工作将陷入被动之中。

    最后一线希望放在了气管和肺部,如果确实是抛尸于井中的,气管里面应该是没有溺水时才可能吸进的水,以及强烈呼吸时形成的泡沫,而肺部应该是不含溺液,重量也不会因此而大幅增加。

    可是当我用洁净的剪刀剪开气管时,我怔住了,气管里有大量的泡沫和液体,肺脏超过正常重量的两倍还要多。

    “是溺死?”凌菲她们在那里窃窃私语道,我理解他们的惊诧,如果是溺死,一般来说,那就不支持死后抛尸了,从来没有溺水后捞起来又抛尸于水中的,那么我之前按照尸斑架构的抛尸假设就会被彻底推翻。

    “还有胃呢?”凌菲应声就把胃递了过来,我一把抓过已经用止血钳封闭两端的胃,小心地剪开来,里面竟然满满的都是液体,液体里竟然也有大量的泡沫,我闻了闻,出乎意料有点草莓香味,可是胃里除了液体,并没有食物,兰花说的晚饭到哪里去了呢?这草莓味又从何而来?难道这液体是草莓味的什么东西?我对胃里的泡沫产生了怀疑,如果在井里溺死,井水那么洁净,按道理胃里的液体是清澈没有泡沫的,那么这泡沫从何而来?更不可能有草莓味,这么说胃里吃进了草莓味的东西?这泡沫又是这草莓味的东西所产生的吗?

    我一下子蒙了,不会吧,但这是事实,严重溺水的迹象明明白白摆在我的面前,严重地违背了我的预判。溺水?抛尸?我的大脑里就像刚才在井中晃荡的自己身体。

    最后要真正确定下来,就要看气管里是否有异物吸入了,如果有异物吸入,那就是溺水的最重要依据了。我仔细地在气管里搜索着,看是否有异物吸附,不仅可以确定死因,而且可以帮助我判断溺水的环境,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终于找到了一小段蓝色的布料纤维样的东西,这口古井已经废弃多年,而且我刚才下井时也发现,古井异常干净,这蓝色的纤维非常的有价值,很有可能来源于别处,不过这也得在现场细细打捞后方能做出判断。现在问题是不管井中有没有类似的纤维,都可以明确莉莉溺水时确实有吸入,既然生前有吸入,那就是说莉莉确实是溺死的,既然是溺死,那就几乎排除了抛尸,因为溺死后再抛尸在水中这样的推断本身就是一种矛盾,所以就凭这一点足以否定我抛尸的预判。要是任凭这个矛盾存在,我连自己都难以说服,更何况是那些平时一直对技术工作抱有疑义的侦查员。

    我陷入了两难之中,溺水死亡是肯定的,但却形成了体位相反的尸斑。如果就尸斑而论,明显就是有一个抛尸的过程。如果仅仅是溺水,最后找不到推入水的依据,调查的结果就有可能是会走向失足落水,那就是纯属意外,案件性质就会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。

    从哪里突破呢?我掂了掂手中的数据,莉莉是赤足的,井中是否可以打捞起鞋子成为了关键,再者就是如果井里是否可以找到气管里遗留的蓝色纤维,也是个说法。

    我手套都没脱下来,就急急地把遇到的为难告诉了老王,并且一再强调必须把水井抽干,打捞一切可能发现的物品。

    老王一边掏手机一边说:“好的好的,我立刻转告重案组。”

    解剖结束后,我回到了办公室,冲了一杯浓浓的咖啡,咖啡浓郁的香味清洗着我的嗅觉,疲惫的身躯顿时精神起来,我翻开了《法医病理学》尸斑那一章,不知不觉竟然打起了盹。

    突然,我的电话响了起来,我猛然惊醒了过来,咖啡杯已经不再冒气,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,但是我在睡梦中得到了一个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假设,一定是潜意识在发挥了作用,常常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,在过后的某个时候会突然豁然开朗。新的假设是,我相信是溺死,但更加坚信溺死的地点不是在井里,是其它一个地方,女孩溺死后,尸体一直停留在第一现场过夜,最后在凌晨时被转移到古井里,伪装成落井溺亡。

    我看了一下手机,是正在现场勘查的顾晓打过来的:“苏三,绝对惊爆!你猜我们把水井抽干之后发现了什么?”

    “鞋子?找到了?”我急切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什么鞋子呀,这算什么事儿,我告诉你,井里面发现一堆白骨!”

    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,最新、最快、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!</a>

    </br>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